宋朝的「賞花會」是一個怎么樣的活動?

                  Mar16

                  以下文字資料是由(歷史新知網www.bailongxu.com)小編為大家搜集整理后發布的內容,讓我們趕快一起來看一下吧!

                  宋朝的「賞花會」是一個怎么樣的活動?

                  宋朝洛陽的牡丹,天下有名。牡丹花盛開的時候,地方太守會舉辦萬花會。宴會的場所,用牡丹花作為屏帳。甚至在屋的梁柱及斗拱,都用竹筒貯水,用來插花展示,所以一抬頭,看到的都是花。而揚州則盛產芍藥,蔡京任淮揚知州的時候,也仿效洛陽的做法,舉辦萬花會。從此之后,年年依循舊習,老百姓相當困擾。

                  宋朝由于執行「安內虛外」「重文抑武」的政策,在我國歷始史上是個十分軟弱的朝代,整個社會缺雄偉的氣魄,在這種社會條件下,人民生活遂朝真善至美的理想,因此花和宋朝人的生活有著密切的關系,宋朝時不只是詩人雅客或達官顯要,懂得花的生情趣,一般人也將賞花視為「賞心樂事」。加上宋朝崇尚理學,理學家所提出的「言理而不言情」都直間接地影響著藝術的創作,作品嚴謹含蓄樸質高雅。

                  重九正值秋天,菊花盛開,而文人雅士對嬌艷傲霜的菊花,十分喜愛,在唐代詩人詠九日的作品中,寫到菊花的比比皆是,可見賞菊風氣的盛行。如王維「無窮菊花節,長奉柏梁篇」(奉和重陽節上壽應制);李欣「風俗尚九日,此情安可忘,菊花避惡酒,湯餅茱萸香」(九月劉十八東堂集),由此可見,唐代簡直是沒有了菊花就不能過重陽,不插茱萸不過節了。

                  如果說唐代沒有菊花就不能過重陽,那么,宋代的重陽節就完全可稱為賞菊節或菊花節了。菊花不僅它千姿百態的艷容使人傾慕,它的傲然剛強的氣質更令人折腰,所以,有人認為菊花是中國的國花,我國歷代文人無不賞菊、詠菊、贊菊,甚至連黃巢都曾寫過「待到秋來九月八,我花開時百花 ... ,沖天香陣透長安,滿城盡戴黃金甲」的詠菊詩,以詠菊抒發其胸中之情。

                  根據《夢梁錄》記載:宋代人每年重陽節都要「以菊花、茱萸,浮于酒飲之」,宋朝人還給菊花、茱萸這兩樣東西起了兩個雅致的別號,叫菊花為「延壽客」,茱萸為「辟邪翁」。當時每年照例,皇宮禁中與達官顯貴之家都在這時候觀賞菊花;一般平民人家也要購買一兩株菊花玩賞。

                  當時有名的菊花高達七、八十種,如萬齡菊(形狀如蓮房者);金鈴菊(又黃又圓的);桃花菊(粉紅色的),花的顏色、名字,多得不勝枚舉,簡直可以說是菊花花會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午夜福利免费区久久